河南放生园放生牛蛙,河南省佛教协会举办“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

3、永信会长在开班式动员讲话中指出,河南省佛教协会“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一、乌龟适合在哪里放生巴西龟

1、2021年5月27日至28日,河南省佛教协会“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在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办。河南省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河南省各省辖市佛教协会秘书长、教职人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2、培训班开班式于5月27日上午举行,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王亚伟副院长、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孙儒起处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永信法师等出席开班式。

3、永信会长在开班式动员讲话中指出,河南省佛教协会“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落实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的共同倡议》的实际行动,对团结引领全省佛教界和信教群众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培训班学员要通过“四史”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深刻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我国各宗教健康传承的良好局面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觉悟、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他希望全省佛教界要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推进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鲜活实践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贡献佛教界的智慧和力量。

4、河南省民族宗教委宗教一处孙儒起处长在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河南佛教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长期传承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同步,形成了普度众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省佛教界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积极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他向全省佛教界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弘扬优良传统,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二要探索与时俱进,服务社会;三要加强自身建设。

5、根据课程设置,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尊崇政策法规、爱国守法活动》等课程,并安排学员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到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切身感受党和国家建设的艰辛历程。

6、到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现场教学

7、此次“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是河南省佛教界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佛教界还将成立宣讲团,到佛教活动场所举办报告会;组织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开办书法、美术、摄影展等,通过一系列爱国主义宣传活动,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8、在佛教空前兴盛的南北朝隋唐时期,造像风气盛极一时,成为中古大众佛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开窟造像时,往往在像的旁边或像身镌刻铭文,将造像人的心愿附记于下,即造像记。造像记用来记载造像的时间、造像主的身份、造像题材、造像动机、造像对象、造像人的愿望等。这些造像记虽然简单,但却直接而真实的记录了当事人的思想认识和主观心愿,可以让人们从一个侧面贴近那一时代的民众的思想脉搏,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

9、本文将就所收集的隋唐时期河南省的685条佛教造像题记为基本材料,辅以其他文献资料,如墓志、笔记小说等,通过对造像题记的统计分析,探究这一时期这一地区民众的佛教信仰特点,揭示其深层的原因。

10、造像者身份与女性造像者

二、山西哪里可以放生公鸡

1、从造像题记所记载的造像者身份可以看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的人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皇室贵族,如中山郡王李隆业、彭城县主武氏,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官武将,有士人举子,有僧人尼姑,更多的则是平民百姓。依照侯旭东所分类别,将造像者身份分为官吏、僧尼、平民三种,构成了所说的“民众”。从整体来看,隋唐造像者以平民最多,占到总数的05%,官吏次之,为82%,僧尼最少,20%,还有34%是几种人群共同造像。

2、平民是造像活动的主力军,是推动造像数量上升与衰减的核心力量和决定因素。平民的造像数量的趋势与总体造像的趋势基本吻合,581-600年间造像较集中,即造像的第一个高峰;此后隋末唐初(601-640年)经历了一段低靡时期,在641年开始进入第二个高峰,直到661-670年达到了最高峰,即唐高宗与武后时期;这一造像的高潮一直持续到开天盛世结束,从761年造像数量开始急剧下滑,再也不能达到曾经的兴盛。

3、最为突出的是造像者中的女性。所统计的女性单独或参与造像的有198条,约占91%,这个比例实在是引人注目的。其中有女性单独和以女性为主的造像,有以夫妻身份、家庭成员、社邑成员等身份参与造像的。干封年间巩县(238龛下)韩万迪与妻子张氏“为夫妻过去父母并见存眷属愿同履善因敬造弥陀像一龛合家供养”。在题记中,女性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莫不充满着对来世的期盼与企求。她们更多的是关注与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干封二年(667年)巩县(291龛下)张士妻因为身体患病而敬造像一龛,希望“仰凭诸佛”,能使自己病愈。在古代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女性怀孕生育是人生的一大痛苦,有“鬼门关”之称,许多女性对此十分害怕,因此有因怀孕恐惧而造像的,仪凤三年(678年)范氏“为妊在身敬造药师像一躯为师僧父母敬造免离苦难”,在女性信仰者中,以寡居女性为主,这在墓志中也可以得到映证。

河南放生园放生牛蛙,河南省佛教协会举办“四史”学习教育培训班

4、造像组织形式与地域分布

5、造像的组织形式比较复杂,由于造像记残缺而表述不明的有很多。出现最多的是个人单独造像(486例),其次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造像(74例),有的是多个家庭共同造像,大多数是单个家庭合家成员造像,或夫妻二人造像。整个家庭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佛事活动在那个时代蔚然成风。

6、多人结成造像团体的(56例)略少于家庭造像比例。有平民共同造像、僧尼共同造像和官员共同造像,不同身份的人共同参与造像活动的也很多。河南《修武县志》即记载了修武县慈仁乡无为里周村全村人在从唐朝到金朝近五百年间(664~1147)三次组织共同造像的历史。

7、还有就是社邑组织造像(12例)。这种佛事合作组织规模一般在十几人到数十人之间,有的达到一百多甚至是数百人,最多可以达到一千多人。贞观廿二年(648年),洛州思顺坊老幼造像碑是由合邑几十人共同建造,其中女性成员非常多。

8、在所收集的全国的造像记中,河南占685条。其余为:山东151条、四川130条、陕西80条、河北42条、山西32条、浙江29条、甘肃12条、安徽6条、江苏5条(包括上海2条)。河南造像记几乎达到一半之多,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唐高宗到唐玄宗时期(397条),其次是隋文帝时期(16条)、唐太宗时期(16条)。其中龙门石窟造像(466条)占近百分之其次是巩县石窟,有92条,其余的127条分别散布于河南各地,如洛阳、孟县、荥阳、博爱、登封、河内、清县、林县、洛川、洛州、沁阳、汝州、睿县、陕县、武涉、西华、相州、新乡、修武、郾城、耀县、禹县。

9、收集的龙门造像记最早是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最晚是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主要集中在650-704年,即高宗与武周时期。高宗朝造像数159例,武周时期造像数68例,二者合计227条,达半数之强。龙门石窟造像的兴盛仰赖于武后的支持与赞助,她对龙门雕塑的贡献意义重大。

10、造像题材与民众崇奉对象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